咨询服务热线:062-247542091
发布日期:2024-11-11 04:51:01阅读: 次
在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百姓“争田不争山”是常态。而今,在闽西长汀一个耕地不到4%的贫困山村,却出现了“争山不争田”的稀罕事儿。山乡新“山观”的背后,折射出千百年来未有的时代巨变。
“山上没资源,守着七分田”上蕉村藏在武夷山脉南端的崇山峻岭里。2014年,这个闽西客家山村被定为省级扶贫开发重点村。90年前,这里的大山对革命“立”过功。
因地处长汀、瑞金中央苏区中心区域,层层叠叠的大山,为苏区提供了天然屏障;红军主力长征后,游击队靠着大山,书写了20年红旗不倒的英雄传奇,直到当地解放。山多地少、出行不便、信息闭塞……大山,终成脱贫致富大阻碍。虽然山上有竹,但千百年来,山里人除了用来烧柴火、打箩筐、编簸箕,不知别的用处。
在山里人眼里,全村2万多亩山场没啥用处。大家争的,是少之又少的耕地。为多种一窝庄稼,田埂削得只有巴掌宽了……“山上没资源,守着七分田;砍柴换油盐,养猪等过年……”民歌所唱,是山里人生活的真实写照。荒山能变钱田地无人争多年前,在外开中巴车的上蕉人吴水长从乘客口中得知,福建有个地方竹山经营得很好。
他来到几百公里外实地考察,果然大开眼界。回到村子,他想说服几位“有头脑”的村民一起承包竹山、发家致富,但他们说他脑子“坏”了。
其他村民也都不相信:荒山变成钱?肯定是鬼话!没人愿意合伙,他就一个人承包。问竹山承包费多少?山里人都说:没人要,不用钱……吴水长坚持付了1.5万元承包费,又请专人来管护竹山。
有专人打理,竹山越长越旺。冬春挖笋、夏秋伐竹,细水长流、四季不断,每年收入颇为可观。山里人一边看、一边算:管护好了,一亩竹山每年收入三百元;村里平均一家100亩,收入能有两三万元,远远超过种地的收入!大家猛然醒悟:村里的山真能变成金山银山!自此,山里人看山的“眼神”变了。恰逢林权改革、分山到户,大家都争着承包竹山,田地倒没人去争了。
青山“带笑颜”村民恋家园这几年,来到上蕉村的人,能明显感觉到山里的巨变。村民得到政府数百万元的财政支持,修成了17公里长的乡村公路,家家户户通上了水泥道。
一路通,百事通。以前,虽然山里有竹、林里出笋,但山路艰险,找人伐竹,翻山越岭、肩挑背扛运送,辛苦所得不够工钱。
现在,伐毛竹、卖山货,汽车可以开到家门、直抵山场。公路边出现了13家竹制品厂,生产的竹席、竹筷、竹炭,远销省内和浙江。山有灵气,宝物生焉。以前漫山遍野、无人问津的竹材,现在一车能卖六七千元,竹节、竹根等竹废料也能换钞票。
贫困户就近到竹器厂务工,每年收入3万多元,稳稳当当摘下“贫困帽”。这些年,又组建了合作社,种起了灵芝。如今,全村205户人家,152户建了新房,11户在城里买了房,全村有了80多辆小车。
贫困户刘成发到竹炭厂上班,又加入了灵芝种植合作社,外加女儿打工所挣,全家年收入超过10万元,盖起了新房、还清了贷款,过上了“想都不敢想”的生活。最绿的山、最甜的水、最纯的空气,成为山货最好的广告。村里人办起了网店、注册了商标。
大学毕业后在外工作的刘桂花大前年回到山里做电商,前年销了60多万元,去年增至120多万元。更令人欣慰的是,1年多前,村里最后11户贫困户彻底脱贫。上蕉人感慨,家乡的大山,是宝山,是金山银山。
清理荒地、修便道、立路灯、建凉亭……这些年,富裕起来的上蕉村民用心装扮自己的家园,一个美丽的生态农民公园出现在青山绿水间。(记者邹声文吴剑锋)。
本文来源:博冠体育app下载安装手机版-www.65775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