咨询服务热线:062-247542091
发布日期:2024-12-27 04:51:01阅读: 次
森林覆盖率从2.9%到34.5%;粮食产量从不到1亿公斤到超10亿公斤一组组数字记录着辽宁省阜新市彰武县60余年的治沙成绩,而在这背后,是一批批、一代代治沙人。彰武县地处科尔沁沙地南部,全县总面积546.2万亩,新中国成立前有林地面积不足18万亩。
记者近年来多次到此采访,已看不到老人记忆中流沙遍布、风起沙飞的景象,但治沙人的故事却在口口相传,治沙造林已在这里成为一种文化,代代传承、辈辈坚守。羊蹄种草,让老爷子给你讲讲当年沙地种草的发明!记者近日再次来到这里,彰武县林业局纪委书记才红艳向记者介绍起今年67岁的四合城镇老治沙人杨海清。
在杨海清看来,这都是那个年代逼出来的。上世纪80年代初,白亮亮的沙坨子围着村子,粮难种、人难活。
随着国家鼓励群众治沙造林政策的出台,老杨决定和风沙斗一斗,承包了1000多亩沙丘。植树先种草。
杨海清说,但在沙坨子上挖坑埋籽一天也就能干一亩多地。面对费时费工的难题,自己想出了羊蹄种草的方法。羊群在前面踩出沙坑,我在后面撒草籽,风一过草籽就被埋上了,一天能种上几百亩。
在杨海清的带领下,记者走入了那片已过而立之年的林子,树木虽然稍显瘦弱,但草灌乔纵横交错,俨然已是一片成熟的生态系统。三十年前进山,要光着脚,否则鞋经常陷到沙地里,如今进山要穿靴子,否则容易刮到腿。杨海清略带夸张地说。
三分种、七分管。但对老杨来说,沙地造林是一分种、九分管。凭借30多年的护林经验,老杨练就了按迹锁踪的本事。
九个胶钉的胶鞋,外边儿还有些磨损,是一个年轻的小伙子杨海清给记者讲着他的破案经历,谁到过林子,谁砍了树,我按鞋印的形状、深浅等痕迹就能找到这个人。老杨是彰武县治沙人的一个缩影。登上彰武县章古台镇一处防火瞭望塔,放眼望去,万亩松林尽在眼底,而三十年前这里还是黄沙遍布。
就是在这片松林下,长眠着当地第一代治沙人刘斌。为治沙,1952年辽宁固沙造林研究所在章古台镇成立,时任辽西省义县县长的刘斌举家搬迁至此,担任首任所长。
此后,刘斌便扎根黄沙,穷其后半生治沙造林,造就了大漠风流精神。此后这种精神代代相传,有带领全村治沙造林致富,自己却积劳成疾过世的治沙书记董福财;有30年独守8500亩林地的护林员李东魁;有放弃国外生活,回到国内治沙科研前线的辽宁省固沙造林研究所所长宋晓东不久前的一个大风天,彰武县委书记刘江义让县里干部到广场上站一站,感受风中残存的沙粒。
尽管有成绩,但治沙没结束。彰武要把治沙工作、文化传承下去,永远守住这个沙地重镇。刘江义说。
(记者汪伟)。
本文来源:博冠体育app下载安装手机版-www.657753.com